智慧城市中的GPS北斗應用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5/15 瀏覽:3692
2016年3月30日,第22顆北斗衛星發射成功,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已全面進入穩定運行狀態。北斗衛星導航網、地基增強網、室內定位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已經基本建設完備。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位置信息服務的智能化和網絡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基石之一。
通過智慧城市中位置信息服務應用建設,政府可實現資源調度管理、移動現場指揮、重大事件快速響應決策、城市公共智慧服務;企業可以實現對車輛、流動人員、貨物等資產與移動資產的智慧巡檢管理、指揮和調度;公眾可以在出行、交友、購物、餐飲、家人關愛、財產和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獲益。未來位置信息服務產業將有望在以服務為導向的智慧城市建設中綻放光茫。
基于RFID的公交精細化營運管理系統:主要針對城市公共交通運營車輛的運行軌跡、行駛狀況、車輛情況等信息,通過在公交車輛上安裝基于北斗識別的RFID芯片,在公交站點、停車場、交通信號桿柱等設施上安裝RFID識別設備,采集公交車輛運行數據,形成運營情況的動態數據庫,同時結合車輛信息靜態數據庫、GIS信息庫、北斗系統等其他信息系統,從而形成對公交車輛運營情況的實時、精確掌握。
系統通過與公交車載智能終端的整合,實現了采集公交車輛營運業績指標數據和司乘人員信息,公交行業可以對車輛營運數據進行精確統計,從而實現車輛監控、能耗監控、科學調度、合理排班、班次線路稽查、規范行駛等功能。而系統的信息既可以與城市綜合交通管理平臺對接,為交通管理提供數據支持,也可以提供給行業主管部門,為公交行業的管理、監督以及給予公交企業財政補貼等工作提供完善的數據支持。
基于北斗地下空間網格化管理系統:該項目主要為政府地下空間管理部門(主要是民防部門)提供一個整合現有區域地下工程信息資源,以城市地理信息為基礎,運用網格化智能巡檢管理思想對地下空間工程信息進行管理的綜合管理系統。
地下工程的管理人員在巡查過程中,依靠地下空間專業GIS平臺,借助北斗衛星定位、RFID等定位技術,在對地下空間的巡查、維護、管理過程中,通過專用手持式巡檢器提供的位置信息服務,可以根據北斗衛星定位和RFID定位確認巡查路線和具體位置,也可以根據系統數據庫及時、精確的獲取地下空間、地下工程的信息,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處置,改善地下工程管理中的協調聯動不佳的現狀,增強地下工程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基于北斗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城市綜合管理平臺是整合政府各部門力量,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的應用平臺,主要用于對城管重大疑難問題、重大突發事件、工商、食品藥品監督、文化執法等需要全區多部門協調聯動的案事件的接報和管理,并統一調度指揮。其核心應用點有:
(1)衛星定位服務:衛星定位服務作為基礎的服務進行提供,即:由平臺本身提供對外發布的衛星定位服務后臺管理服務接口,有需要的子系統可以進行調用,應用衛星定位服務的后臺管理。
(2)無線巡防:無線巡防提供巡防人員的定期巡防,采用了衛星定位技術來對巡防人員進行定位和實時監控,確保巡防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3)應急指揮調度:在應急管理功能中,為應急調度的對象提供基于終端或基于移動APP應用的位置信息,提供調度過程中的導航、地圖定位和地物查詢等功能。
基于北斗靜態交通管理:靜態交通管理系統的建設在區域政府層面搭建了統一的靜態交通管理平臺,整合利用停車資源、提高停車系統的利用效率,現道路停車的停車、收費、支付、管理、服務和信息共享的一體化、數字化、可視化和智能化,減少駕駛員停車逡巡以及由此帶來的無效交通量、能源浪費、環境污染,減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創新城市道路停車管理的新模式,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提供保障。其主要應用點有:停車場室內導航和車位信息展示等。在提供位置信息服務的同時,還應結合GIS系統,將空間地理數據、業務屬性數據和位置信息數據項結合,進而實現停車資源管理、信息發布等應用。
綜上所述,導航與位置服務具有廣泛的產業關聯性,對帶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電子巡更、移動通信業等多個產業升級改造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技術的進步,“位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元素將無所不在。